?
請輸入標題 ? ? bcdef
擁 抱 著 你 的 溫 柔
——相識《劍南文學》三十年
◎?石 吉 慶
我是一個農民,卻與《劍南文學》相識三十年了,對于《劍南文學》,我有太多的故事。
1987年,我初中畢業,到市中區文化館的參加“市中區農民文學講習班”,在講習班上課的老師,大多來自《劍南文學》,于是我認識了耕夫、劉大軍、郭同旭、郁小萍、張曉林等,活躍在四川乃至中國文壇的作家們。
記得在講習班學習的一個下午,我和好友王忠明一起走在涪城路上,看到了《劍南文學》編輯部的牌子,我們便走了進去,當時才十多歲的我們什么也不怕,徑直走進了一間掛有“編輯”的辦公室,接待我們的是一個年青的小伙子,英俊,瀟灑,我們談了一陣話之后,才知道此人叫張曉林,前兩天我在讀過他的詩,對他充滿了敬佩之情,在經過他的點拔后,我們也開始寫起了詩來。
后來,由于自身對文學的喜愛,加上經常給《劍南文學》寄稿,我認識了雨田、王德寶、母碧芳等,定時不定時地到《劍南文學》編輯部坐坐,聽從他們對我作品的點拔,讓我的作品一點一點地進步。
在一九九一年時,我的第一首詩歌《鳥聲》在《劍南文學》上發表了,當我拿到樣刊時驚喜萬分,但仔細一讀,此詩被郁小萍老師改了許多,我才深知自己的水平太低,這對我來說己不是什么打擊,而是一種鞭策,我決定進一步學習,于是我訂閱了《劍南文學》,幾乎每期都細讀,九三年時,雨田擔任了詩歌編輯,他不但是一個老師,更是一個老大哥,他把我叫到他辦公室,對我的詩一字一句的斟酌,修改,中午還管伙食,那段時間里,我的詩歌有了一些起色。
九三年秋天,我父親己去逝一年了,家里經濟十分困難,秋種快到,家里連化肥都買不回來,我一度四處借錢,可就是借不著,我正愁著,接到了《劍南文學》寄來的70元稿費,解決了我的燃眉之急,原來我的一組詩歌被《劍南文學》刊用了,雖然錢不多,但的確很實用,于是,我對寫作有了更大的興趣。
三十年了,《劍南文學》的編輯換了一批又一批,從主編謝宗年到今天的王德寶,幾乎每一個主編,每一個編輯,我都認識,因為《劍南文學》它不但是我的朋友,知己,它還是我生命的一部分。
請輸入標題 ? ? abcdefg
—THE END—
劍 南 文 學
長按識別二維碼即可關注
-----------------
⊙主管:中共綿陽市委宣傳部 ?
⊙主辦:綿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
⊙國內統一刊號:CN51-1114/I ?
⊙國際標準刊號:ISSN1006-026X
⊙ 紙刊郵箱:jnwx@163.com
⊙投稿郵箱:mao7223@qq.com
⊙ ?全年定價:96元
⊙ ?訂刊請加微信:scmywdb